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范性文件

bet 5365官网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6-08 17:39 信息来源: 法制办 作者: 点击量:  

 


bet 5365官网办公室文件

苏政办发〔20184

 

 

bet 5365官网办公室

关于印发《苏仙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及驻区各单位:

《苏仙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bet 5365官网办公室

201867

 

苏仙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

 

为调整优化全区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全区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756号)和《郴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郴政办发〔201750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疗共同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区级组建“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逐步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落实政府规划、指导、协调、监管、宣传等职能,根据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统筹医供体建设与发展。

2.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创新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进,逐步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3.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4.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共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工作目标

2017年,基本搭建医共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建设试点。2018年健全完善实施方案,基本建成有明显成效的医共体。三级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共体。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医共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方式,引导医共体内部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2019—2020年,整体推进、稳步实施医共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共体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四)重点任务。以基层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重大疾病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大型医院优势专科、信息通信技术等平台,分层次组建医共体,建立和完善医共体内运行机制,促进医共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由竞争关系向分工协作转变,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医共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二、医共体组织模式

医共体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双方选择的原则进行组建。三级甲等医院要在医共体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并根据全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探索组建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全区医共体。

(一)组建区域医疗共同体。以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为龙头、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共同体(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共同体),并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龙头作用,形成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面向基层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对托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签订管理、技术、人才帮扶协议,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建立管理帮扶、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关系。

鼓励我区医共体与省市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更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带动我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鼓励我区相关医院根据自身相关优势专科资源,以若干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三、医共体协作机制

(一)完善组织管理和协作制度。制定医共体章程,签订合作协议,规定主体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医共体可探索在医院层面成立理事会,并成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落实医改政策的具体措施,及时落实医共体建设具体任务,协调、联系本单位医务、护理、信息、人事、财务、药剂等部门与医联体成员单位有关工作。

(二)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共体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逐步减少门诊输液、普通门诊,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基础服务工作。

(三)科学实施双向转诊。医共体内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根据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医共体内确需转诊的患者,可以优先转至医共体,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提供连续性诊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共体,建立医共体内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全科医生培养,医共体牵头医院要设置全科医学科,负责对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中预约专家、预约转诊、预约床位、预约检查、预约诊疗等工作;同时负责安排专家到医共体成员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坐诊或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探索推行医共体“联合签约,全程服务”模式,群众与户籍或居住地所在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同时,纳入医共体签约服务范畴,医共体建立“医生团队”,以“服务包”等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优质服务;基层医疗单位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

四、促进医共体资源贯通

鼓励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等,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

(一)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统一调配医技等资源,医共体内统筹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鼓励医共体内牵头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以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新生儿危重症等为重点,建立覆盖全区的协同救治网络,推动防治关口前移,提高救治水平、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

(三)统一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对医共体的支撑作用,在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管理、互联互通的省、市、区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统筹推进医共体相关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医共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共体可以共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慢病管理、远程医疗、资金结算等协同服务。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按照省里部署,在省、市、区平台上搭建统一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行转入转出可追溯、动态监管。

(四)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医共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探索建立医共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共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经核准生产的部分安全性高、疗效明确、性能稳定的医院制剂在医共体内可调剂使用。

五、政策保障

(一)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极争取中央、省、市基建投资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医共体发展短板,提高区域内疑难重病诊疗能力、区级医院综合能力以及远程医疗协作水平,推动医共体更好在基层发挥作用。按照分级属地原则,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鼓励医共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

(二)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贯彻执行《郴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为促进双向转诊,落实分级诊疗,引导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医共体内同种疾病转诊者简化医保转诊、报账手续,双向转诊起付线可以连续计算,下转无需交门槛费,上转只需交差额门槛费用。

(三)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按照“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按政策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四)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医共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共体技术辐射带动、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区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

(五)规范医供体备案及命名管理。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在签订合作协议后的5工作日内,分别报发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协议内容应当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对人才培养、区域注册、门诊下沉、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约定,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保障落实。医共体合作终止或发生其他重大变化时,双方应及时报发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取消备案。规范医共体命名管理,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可在保留第一名称的同时,按照医共体组建形式分别加挂“医共体医院”、“远程协作医院”等牌子,但不得以此名称作为第二名称进行医疗机构执业注册。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及时出台配套文件,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起付线、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临床路径管理付费、疾病分类管理付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

区卫生计生局要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监管,明确医共体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制度,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文件。

区发改局要完善医药价格政策。

区财政局要按规定落实财政补助政策,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设立医共体建设专项经费,专项用于支付下派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指导的医务人员工作经费补助和下转病人的奖励,并协同区卫生计生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贯彻执行《郴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加强医保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跨区域医保联网结算;按市医保要求,合理确定医共体各级医院的支付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内;试行共体内打包付费等方式。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一年的规定。

其他医改成员单位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规定的职责支持医共体建设与发展。

(三)加强督查评估。各医改部门要会同各有关部门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各地有序推进医共体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要建立医共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综合评估质量、安全、效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因素,以强基层为重点,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增强区级医院帮扶基层和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防止和破解大医院垄断资源、“跑马圈地”、“虹吸”基层资源、挤压社会办医空间等问题。

(四)强化宣传培训。要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强医共体建设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群众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bet 5365官网办公室         201867日印发

SXDR—2018—01002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